(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东新农场公司食用菌种植基地技术员孙邦耀:
“出菇”小伙儿的幸福坐标
■ 海垦融媒体中心记者 龚柳菀 通讯员 张晓玲“幸福是什么?”在东新农场公司食用菌基地技术员孙邦耀眼里,他的幸福坐标,X轴是专业对口,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Y轴是离家近,可以经常回家照顾父母。而他,如今正沉浸在这种幸福感中。孙邦耀今年24岁,大学读的是生物工程专业,主要研究食用菌方向。“毕业后,我曾想过回海南工作,没遇到合适的机会,就在广东应聘从事金针菇产业的生产工作。”随着对食用菌行业了解的深入,孙邦耀得知,在海南,食用菌是新兴农业,目前仍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他开始期盼有朝一日,能用自己的所学服务家乡发展。孙邦耀在查看出菇情况。受访者供图
机会来了——去年8月,东新农场公司食用菌种植基地发布公告,招聘多名生产岗位管理人员。“专业对口,离老家定安只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完全符合我的求职诉求。”孙邦耀说,看到招聘公告后,第一时间投递简历。起初没有回音,后来,他再次鼓起勇气拨打招聘电话毛遂自荐,经过资格审查、面试等一系列严格的考核,他顺利入职。由于在工作当中表现出色,如今他在该基地担任生产一组组长兼生产二组组长,负责协调菌包生产和出菇质量监测等一系列事宜。在工作中得到认可,也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孙邦耀工作起来动力满满。6月6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薄雾,洒在万宁这片土地上,沉睡的东新农场公司食用菌种植基地伴随着鸟鸣醒来。出菇房里,一排排铁架上,整齐地摆放着一个个菌包,高低错落的菌菇争先恐后从菌包口探出“脑袋”,长势喜人。一大早,孙邦耀就拿上记录本,挨间巡逻出菇房,查看温湿度情况以及菇体质量。“自从4月中旬试投产以来,市场反响很好,销量与日俱增,每天出菇的任务都很重,需要协调的事情很繁杂,可我累并快乐着。”孙邦耀告诉记者,和很多人比起来,他可能还没有达到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幸福并不只有一种模样。“每天解决一个个生产难题,看到一车车蘑菇从这里销往各个批发市场,想到自己种出来的蘑菇被端上千家万户的餐桌,心里满满的成就感。”在东新农场公司食用菌种植基地,孙邦耀的幸福不是个例。记者了解到,该基地目前已带辐射带动周边职工群众76人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目前基地还在试投产阶段,稳定投产后,年产量将达到2100吨。”东新农场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产量逐步提升,该基地用工需求增加,将为越来越多的职工群众提供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让他们能够通过辛勤劳动提高一家人的生活质量,收获更多幸福。声明:转载或者引用本公众号新闻,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编辑 | 银盈子
责任编辑 | 伍祁榕
值班主任 | 徐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