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天眼查
在追觅科技成立的几年时间内,就发生过数次专利侵权纠纷,其中较为著名的三场“中国无效戴森发明专利案、德国与戴森专利侵权纠纷案、中国与戴森专利侵权纠纷案”,全部以戴森落败,追觅获胜告终。
除戴森外,追觅科技也在频频上演着和友商之间的互相起诉。其中据天眼查显示,追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先后以侵害实用性专利、不正当竞争起诉徕芬,又以不正当竞争起诉科沃斯。但反过来,添可电器又以不正当竞争起诉追觅科技。
(资料图)
图源:天眼查
需要指出的是,追觅科技和友商因专利的互相博弈,颇有当年大家电品牌方美的、格力、飞利浦等国内几家知名大家电品牌方互相起诉的味道。但从本质上来看,家电同行专利之争的背后,本质上还是和这一阶段该市场过于火爆有关。
虽说企业为保护自身研发成果,对友商进行起诉也符合常理。但来自深圳的律师王洋(化名)告诉氢消费,类似于追觅科技这种专利案件从前期的举证,到后续的法院立案、一审、二审。整个流程至少走下来至少需要6个月以上,若是对方对法院所判出的结果存在异议,仍能继续上诉,其时间会被继续拉长。
若王洋所言,起诉过长的时间意味着追觅科技内部必须要有强大的法务部门作为支撑,而且公司内部因案件的反复沟通实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内耗。简单来说就是,追觅科技起诉友商的背后,自身也必须承担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
那么,在追觅科技频频起诉友商的背后,自身的专利技术真的能打吗?随着以扫地机器人为代表的清洁类小家电市场趋冷,追觅科技未来又有多少成长性呢?
追觅科技的含金量有多少?
长期以来,“重销售、轻研发”一直是国内小家电市场深受外界诟病最多的地方。以科沃斯为例,其在2019年到2022年前三季度,其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3.19%、21.58%、24.73%、28.15%。但同期研发费用率却只有5.21%、4.67%、4.2%、6.1%。
和友商所走路线不同的是,追觅科技曾公开表示,其核心团队毕业于清华、上海交大、浙大、哥大、南洋理工等国内外顶级学府,曾就职于华为、大疆、戴森、美的等创新科技领域的顶尖企业,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超70%,每年研发投入超过12%。
又加之,前几年国内扫地机器人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容,这自然也让追觅科技成为了资本眼中的稀缺标的。从2018年以后,追觅科技的每轮融资均由多家投资机构跟进,其中也不乏IDG资本、昆仑万维等知名投资机构。
图源:天眼查
资本扶持之下,追觅科技也的确对外交出了很多发明专利,但若深追追觅科技对外的发明专利,就不难发现问题所在。目前追觅科技对外公布的1800多项专利中,有1100多项均为实用新型专利。
图源:天眼查
所谓的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通俗意义来说就是,企业或个人对他人的已有的专利基础上进行部分改进,再取得国家专利局的授权,并非原创专利,且专利法中对实用新型的创造性和技术水平要求较发明专利低。
从在这个角度来看,实用新型有时会被人们又称小发明或小专利。换句话说,目前追觅科技的发明专利更多是以小发明或小专利为主,整体含金量并不高。
进一步延伸来看,若追觅科技的这些专利真的科技极高,那么理论来说,产品销量整体应该相对客观。以小家电市场中的吹风机市场为例,无刷电机作为核心零件,决定了高速吹风机的风速、噪声等多方面因素,是各品牌商研发的主要方向。
目前徕芬吹风机中所使用到的电机为旗下自研技术,依托真正能打的技术,徕芬在2021年双11期间,徕芬全网销售额只有914.94万元,但在去年双11结束后,徕芬以全平台超过60万的销量2.9亿元的销售额,位居天猫、京东、抖音等多个平台相关类目第一。在599元定价没有改变的基础上,销售额却能实现三十倍增长。
另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2年1-9月徕芬的高速吹风机销额份额以 64.5%的占比一骑绝尘,远超戴森、松下等国际品牌。销量方面徕芬占比为54.8%,领先于第二名占比 35.3%的戴森。但反观同样做吹风机的追觅科技,在销量份额排名、销额份额排名均和徕芬有很大差距。
图源:奥维云网
图源:奥维云网
不仅仅是在吹风机领域,扫地机器人和洗地机也出现这种情况。其中,在扫地机机器人产品上,以刚刚过去的2月为例,追觅科技S10机型的销量市占率仅有2.94%,和科沃斯、石头等品牌的机型占有率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而且当月的热门机型数量也不多。
图源:奥维云网零售数据
在洗地机产品上,以京东自动调节家用洗地机榜为例,据京东平台显示,排名第一的添可无线智能洗地机,曾有10万人购买过,近30日产品的销量则为超过3000件。但反观追觅科技旗下的三款洗地机产品,近30日的销量却只有600+、500+、300+,三款产品累计销量尚不及添可单款产品销量。
图源:京东
另外,从消费者的反馈中,对于追觅科技的产品也充斥着不少吐槽。氢消费在黑猫投诉平台中发现,仅一个月时间内,关于追觅扫地机器人的投诉就高达20多条。有消费者投诉称,追觅科技的产品存在重大质量问题,此前更换的三个清水箱都已损坏。材料叠加设计缺陷,怎么换都会换,目前消费者已经懒得更换。
图源:黑猫投诉
显然,较低的产品销量和消费者的大量吐槽,这和追觅科技所标榜的注重研发和产品质量,存在着天然的矛盾,这就不免让外界对追觅科技专利提出更大的质疑。
追觅科技面临更大压力
由于在过去几年,小家电行业的过渡营销,导致消费者需求被提前透支。进入到2022年以后,国内小家电多个细分赛道的销量均出现明显下滑。其中,以扫地机器人为代表的环境类家电销售额和零售量在2022年1-11月份分别同比暴跌11.2%和10.3%。
图源:GFK
但在不断下滑的销量面前,扫地机器人的销售价格却被不断拉高。以刚刚过去的2月份为例,3500-3999元、4000-4499元、4500-4999元的机型却分别提价5.36%、12.42%、20.49%。线下整体、大连锁、以及其他渠道的销售均价也分别同比上涨107元、92元、598元。
图源:奥维云网零售数据
但扫地机器的持续提价能否带动相关公司业绩的增长,仍然有待观察。
由于今年消费市场的复苏程度远低于市场预期,消费者仍以量入为出,购买刚需性产品为主,但扫地机器人于消费者而言,不但不是刚需性产品,而且不断上涨的价格也劝退了大量的消费者。
来自陕西省洛南县的钱阳(化名)是一位家电经销商,他告诉氢消费,店内目前挤压了至少上百台各类品牌的扫地机器人,根本就没有消费者来问。即使自己尝试过降价促销,但依然没有什么销量。甚至此前来到店内的一位阿姨直接吐槽道,扫地机器人还没有我拖得干净呢,为何要花大几千买它?无奈之下,自己准备和店内的大家电进行绑定。购买一定金额的大家电,直接送扫地机器人。等待这批扫地机器人处完后,后续也再进货。
显然,下游需求疲软之下,众多家电品牌方将面临着更高的库存压力。但需要指出的是,和美的、格力这些传统家电品牌不同的是,由于这些家电品牌线下经销商网络布局相对较为密接,或许也能够借助线下经销商渠道完成一部分产能的出清。
但于追觅科技而言,虽然过去一年一直也在扩建线下门店,但相关数据显示,目前追觅网络的线下门店只有80家,这就意味着线下渠道很难帮助追觅完成去库存,其对线上渠道的依赖程度将会加深。
目前,不管是以京东、天猫为代表的传统电商平台,亦或是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直播电商平台,当下均面临着流量增长乏力,商家处境越发恶化的问题。
以天猫平台为例,胡亮(化名)是国内某家生产环保袋的电商经理,他告诉我们,现在该类目在天猫平台直通车单个点击的价格已上涨至2-3元,并且头部品牌为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还在继续拉高出价,后续有可能上涨到3.5元以上。同时,今年天猫还提出将价格力作为平台的重要发展方向,这实则就是倒逼商家降价。但随着后续原材料价格上涨,这将极大蚕食商家的利润。
如胡亮所言,由于目前清洁类目已经严重下滑,小家电品牌方抢夺电商平台流量将更加白热化,但在厮杀过程中,必然会拉高追觅科技的销售成本,而追觅科技为稳定企业现金流,则只能降低研发支出。
但如此以来,也让追觅科技会和其他小家电品牌方一样“重销售、轻研发”的路线,对投资机构的吸金能力下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长期发展。
什么都想做,什么都做不好?
若以上是由外部环境改变给追觅科技带来的压力,那么当下追觅科技内部管理的问题才是制约的公司增长的最大阻力。
前追觅离职员工朱晨(化名)告诉氢消费,自己就职追觅期间,给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当公司看到某款产品在电商平台爆火后,则立即会招聘大量的员工来补充业务线。但反之,当该款产品销量不佳时,则会立即将业务线关停。
简而言之就是,公司什么都想做,但什么也做不好。基于此,目前公司内部员工对这种管理方式及其不满,后来干脆很多员工直接跳槽到友商公司。
如朱晨所言,首先,外界目前对追觅的认知一直停留在公司是小米生态链上的企业,但提到公司真正的爆款产品,却并不如提到吹风机消费者会首先想到戴森或徕芬,提到扫地机器人会想到科沃斯或石头科技。另外,在京东追觅科技官方旗舰店中,追觅科技的产品也只有扫地机器人、吹风机、洗地机这几大品类。
图源:京东
其次,做产品追随者的追觅科技,过快的将产品推向市场,也会失去对产品的深层次打磨和质量的控制,这也是为何上文提到的为何追觅会有大量消费者产品质量的原因。
最后,当追觅科技决定做某款产品时,又开始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但问题是,大量的研发成果却无法用以商业化。据天眼查显示,追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公司旗下关于各类垃圾桶的专利数量累计在24个,甚至有的专利早在2019年就已申请。
图源:天眼查
但时至今日,几乎看不到追觅科技有关垃圾桶的任何产品,并且这些专利已并没有通过二次转让的方式帮助企业盈利。那么,追觅科技当时投入重金研发和垃圾桶相关的专利意义何在呢?类似的专利还有加湿器、除螨仪等等。
或许当时研发这些专利时,源于追觅科技高层一时兴起。但一家企业对于未来若没有清晰的战略规划,一直在烧投资人的钱,又有多少投资人能够接受这种打法呢?
结语
小家电领域从不缺“跟随者”,更多的是需要基于对消费者需求有真正洞察能力的“创新者”。真正沉淀下来,围绕消费者日常使用小家电所面临的痛点,开发出真正具备软硬势力兼备的产品,这或许是追觅科技想要生存下去的重中之重。